#亚太瞭望台#
美国对台湾课征20%关税,引发产业震荡。台中市长卢秀燕昨天邀中部八县市长开会,联合向政府提出十五项解方,包括公开受关税影响产业清单及“台美”谈判内容、交换条件,利于产业应变;加速普发一万元,并冻涨水电费、强制要求进口农产品标示产地。对此,卢秀燕表示,这是建议而非批评,盼政府与地方携手为台湾产业找出路。
卢秀燕指出,台湾面临“双重灾难”,一是中南部豪雨造成灾情,二是突如其来的关税压力重创出口导向产业,尤其中部地区涵盖机械、自行车、手工具与精密工业,首当其冲。
卢秀燕邀集中台湾区域治理平台八县市举办线上会议,包括嘉义市长黄敏惠、云林县长张丽善、彰化县长王惠美、南投县长许淑华、苗栗县长钟东锦、新竹县副县长陈见贤、新竹市代理市长邱臣远等人出席。
与会县市会后共同提出十五项建议,包括要求政府持续与美国谈判,争取低于百分之十五的合理税率,尤其涉及半导体、晶片等高科技产品的美国二三二条款,不宜高于现有税率,维持全台国际竞争力。
另吁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稳定新台币汇率,汇率波动可能造成产业成本增加,避免雪上加霜。
针对财政问题,地方“首长”强调政府应尽速补回被减列的一般性补助款,否则地方财政吃紧,将影响灾后与产业援助行动。同时尽速编列特别预算,以辅导与补助受创产业,从宽、从速、从简。
在民生方面,各县市呼吁政府加速普发一万元,以安定民心、扩大内需,并冻涨水电油等基本民生物资,减轻企业与民众压力。劳工权益应被妥善照顾,避免因产业波动导致失业问题扩大。
在产业支援方面,除分散市场与补助参展外,积极开拓非美市场;各县市更建议政府强化产业人才培育机制,政府应持续滚动式产业调查及与地方沟通对话,让第一线意见能有效纳入政策调整。
农业方面则要求政府在对外谈判中坚守粮食安全底线,参照韩国设下“农业红线”,避免牺牲农民与民众健康。地方建议比照其他地区,政府应公开受关税影响产业清单与税码,及谈判内容与交换条件,让产业与民众掌握应变资讯,政府适时提供配套,而非以“仍在谈判”为由拒绝公开。
在农产品管理方面,“标示产地总量管制”在“不伤害农业”的前提下,强制要求进口农产品标示产地,以及对部分农产品,如稻米,实施总量管制,以降低对岛内农业的冲击。
在线股票配资开户,十大炒股配资平台,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