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膀胱炎这毛病,在泌尿系统里挺常见的。得了这病,人就老觉得尿频、尿急,有时候还尿痛,反反复复的,真挺折磨人的。不管是白天上班还是晚上睡觉,动不动就得上厕所,正常生活节奏全给打乱了,工作没法专心,觉也睡不好,日子过得挺不痛快。治疗这个病我们一般用药物治疗才能更快的达到效果,比如利尿消炎丸,就能做到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、行气止痛的功效,更加适合比较严重的慢性膀胱炎。针灸治疗也算是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好办法,但是只能作为辅助治疗,它的优点是不用吃药打针,就靠刺激身上的一些特定穴位,慢慢调理身体,就能把病给控制住。对慢性膀胱炎来说,针灸缓解症状的效果还真不错,能让患者舒服不少,所以一直都挺受认可的。
一、慢性膀胱炎的中医理论基础
在中医看来,慢性膀胱炎的来头可不少。最常见的一种,就是湿热跑到下焦,也就是膀胱那一块儿去了。这湿热一闹腾,膀胱就没法好好工作,尿频、尿急这些毛病就都找上门了。另外呢,要是脾和肾有点虚,也可能惹上这病。脾负责运化水湿,肾掌管水液代谢,脾弱了水湿排不出去,肾亏了没法正常调节,膀胱自然就跟着出问题了。那针灸为啥能治这病呢?中医觉得,咱们身体里的气血得顺畅,五脏六腑才能好好干活,而经络就是气血跑的通道。针灸扎在穴位上,能把堵塞的经络通开,让气血顺顺当当的,这样脏腑功能就慢慢恢复正常了。就说膀胱吧,针灸能帮它增强 “气化” 功能,让尿液排得更痛快,炎症也就跟着减轻了。
展开剩余68%二、针灸治疗慢性膀胱炎的选穴原则
用针灸治慢性膀胱炎,选穴位可有讲究。首先得看看是哪种类型的。要是湿热引起的,那就得挑那些能清热利湿的穴位;要是脾虚了,就得选些能补脾气的;肾虚的话,就找滋补肾气的穴位。
三、常用穴位解析
(一)中极穴
定位与取穴方法:中极穴在下腹部正中间,从肚脐往下量 4 寸就是。
作用机制:这穴位是膀胱的 “门面”,专门管膀胱的功能,能把湿热清出去,对湿热引起的膀胱不舒服特别管用。
(二)关元穴
定位与取穴方法:关元穴也在下腹部正中间,肚脐往下 3 寸的地方。
作用机制:这地儿是元气聚集的地方,能帮着补肾阳,让身体抵抗力变强,对付肾虚型的慢性膀胱炎,效果挺不错的。
(三)膀胱俞
定位与取穴方法:膀胱俞在腰下面的骶部,正中间骨头旁 1.5 寸,和第 2 骶后孔齐平。
作用机制:这是膀胱在后背的 “哨所”,和膀胱直接通着,能调膀胱经的气血,帮着减轻炎症,让膀胱功能慢慢恢复。
(四)阴陵泉
定位与取穴方法:阴陵泉在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后面的凹陷处。
作用机制:这是脾经上的重要穴位,最会利水渗湿,膀胱里的湿热能靠它排出去不少。
(五)三阴交
定位与取穴方法:三阴交在小腿内侧,内踝尖往上 3 寸,胫骨内侧缘后面。
作用机制:这穴位可不简单,是肝、脾、肾三条经的交汇处,能帮着健脾利湿,还能调内分泌,对脾肾两虚引起的慢性膀胱炎很有帮助。
(六)太溪穴
定位与取穴方法:太溪穴在脚内侧,内踝后面和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里。人躺着或者坐着,在内踝后面摸个坑,就是它了。
作用机制:这是肾经的 “源头” 穴位,能滋补肾阴,让肾功能变强,肾虚型的慢性膀胱炎就怕它。
四、穴位组合与治疗方案
根据症状和体质不一样,穴位搭配也不同。
要是湿热型的慢性膀胱炎,一般用中极穴、膀胱俞当主穴,再配上阴陵泉。中极穴和膀胱俞能调膀胱、清湿热,阴陵泉帮忙利水,三个一起上,湿热引起的那些不舒服就能减轻不少。
脾虚型的呢,就用关元穴、三阴交做主穴,加个阴陵泉当配穴。关元穴补肾阳,三阴交健脾,阴陵泉排水湿,一起把脾虚导致的水湿问题解决掉。
治疗的时候,还得看个人情况灵活调整。比如疼得厉害,就加点止痛的穴位;身体特别虚,扎的时候就轻点,多补补。
总的来说,用针灸治慢性膀胱炎,选穴位得看准类型,顺着经络找,主穴配穴搭配好,还得根据个人情况调整,这样才能有好效果。针灸治这病好处挺多,效果明显,没啥副作用,还能把身体整体调理好。不过它也有不足,就是好得慢,特别严重的可能还得配合别的方法一起治。
发布于:湖北省在线股票配资开户,十大炒股配资平台,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